五月中旬,北方已经经历过 39 度的高温,再加上洛阳的牡丹差不多谢了,实在没什么特别的理由,只能说“顺路”去洛阳转一圈吧。

坐在高铁上,看着华北平原的雾霾,以及尚未褪去的沙尘,实在是有些压抑。好在接近洛阳之后空气慢慢变好,下车后发现湿度也还不错,起码不至于每天流鼻血了。

洛阳的地铁只有纵横两条线,能辐射的范围有限,出门基本靠打车,或者趁着清晨和傍晚的凉爽骑共享单车。

把行李放到酒店之后就中午了,酒店前台推荐了一家游客常去的餐厅,人实在是太多了,但我也懒得再顶着烈日找别的。打开菜单确实没太多想法,一个河南人进了一家河南餐馆,实在是不知道点什么,果然出门在外还是得靠 KFC 和麦当劳。

因为博物馆的门票只有第二天的,下午安排了最期待的龙门石窟,还想着顺便去白马寺看看热闹,就只好先忍着高温直奔白马寺了。

白马寺号称“中国第一古刹”,更多的是第一座官办寺院,也有说占地面积大。寺门距离停车场确实很远,一路走过来甚至还有一段铁轨下的桥洞。

进了寺门,地面上的石板已经被磨得发亮,松柏高耸,不愧是古刹。多数殿都只能在外面看看,内部光线昏暗,许是为了保护古迹。香客们一间间拜了又拜,我只觉得无趣。神佛若是知道与时俱进,是否也该改改这让信徒焚香的习俗,徒增 PM2.5。

青砖、长廊、竹影,这地方确实适合拍照。即使头顶烈日,主殿附近也挤满了各种“大唐在逃公主”,热情不减。我则是一身防晒装备,遮阳帽、墨镜、口罩和防晒衣一个不少。戴着墨镜完全没办法拍照,还好我也没有要拍的人。

转过中国古建区之后,泰国、缅甸、印度佛殿的人明显少了,大家也都只是图个新鲜。我实在欣赏不来泰国和缅甸这种金碧辉煌的风格,这到底是普渡众生还是荼毒众生?

回到寺门前,发现另一边的齐云塔还没逛。这边甚是清幽,一路上也看不到几个人。古塔建在高台上,四角挂着铃铛,共十三层高。这里也上不去,之能在下面转一圈。

往回走的路上,偶然看到了狄公墓,不拜神佛倒是可以拜一下狄公。这里虽然不似邙山那般好风水,但也算清净,明明距寺门也只有两三百米,却像是从闹市进入了陵园。

怕时间不够,不敢多做停留,马上打车赶往龙门石窟。

最早还是高中的一个转校生同桌推荐给我的,他说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至少要去一个。十多年后,我终于站在了伊水河畔,跟着人流走近这座一千五百年前的石刻群。

或许是抱着太高的期望,一开始只觉得这种粗糙的石刻也配称作瑰宝吗?即使有些洞窟里刻着密密麻麻成百上千的佛头,也只不过是以数取胜,实在欣赏不来。我对这些石刻的渊源也不感兴趣,所以连讲解器都懒得买。

顺着石阶来到一处开阔的高地,望见面前的卢舍那佛,那一刻时间彷佛静止,又好像在飞速流逝。身处人群中,却丝毫感觉不到身边的嘈杂,心中思绪万千,这一路过来的种种感受彷佛被抛在脑后,又好像走马灯一般掠过三十年,也许“见众生”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。

我无法描述卢舍那佛的样子,所谓的慈悲、神圣又是怎样?或许巨大的身躯也是形成这种震撼效果的一部分。旁边刻着的菩萨、罗汉虽然并没有小多少,但只有卢舍那佛才能带给人那种洗涤精神的感受。

走到河对岸,我的思绪也久久不能平静。想起无崖子痴情于石刻,对自己的妻女不管不顾,本来觉得他不过是放浪惯了,借此逃避现实罢了。现在想来,若是真有此等鬼斧神工的石刻,确实值得日日夜夜对着发呆。石刻照见自己,亦是众生百态,悟道其中,难免要误了人间情爱。

胡思乱想停不下来,索性把对岸的山都爬了一遍,虽然没什么很值得游览的,但身体累了也终于渐渐脱离那种“神游”的状态了。

回到市区之后有些无聊,便骑着单车去了应天门。这城门是后来在遗址上修建的,并没有什么看头。倒是广场上热闹非凡,每隔几步就有一个摊位打着灯光拍汉服照。只是大部分人都是用背后的应天门城楼当背景,少有人背对不远处的天堂拍照。

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,找了辆单车去洛阳博物馆。这里有不少唐三彩,但除了那只有名的骆驼,其他的也不过尔尔,算不得多精致。反倒是一件玄色金丝的织绣佛图令人大开眼界。

再次正午赶路,前往古墓博物馆。这地方偏得很,地处邙山,虽然有“生在苏杭,葬在北邙”的说法,我也没登高,看不出来有什么风水。

进了地下大厅,都是一些文字和图画讲解古时候的墓葬知识,连出土文物都没几件,我以为这地方的东西也被别处借干净了。进到里面,才发现内有玄机。这里居然复原了两汉、魏晋、唐宋几十座墓葬样式,真的能“走进“古墓。甚至连墓道和墓门也都是按照比例做的,不得不弯腰前行。作为活人,还是第一次进到墓里面去,而且是这么多墓轮流转。

墓里面只放置了些许陶罐当作陪葬品,少数有石棺,有些壁画也模糊难辨,墓顶各式各样,有些甚至雕刻了楼阁作为装饰。

一遍下来,还不过瘾。旁边还有景陵,这次是实打实的真实皇陵,凿空了一座小山,穿过长长的墓道,这次终于不需要弯腰了,墓室里只有巨大的石棺。可能是正午外加游客多,即使是真墓也不觉得阴森可怖。

至此,规划好的景点算是都逛过了。看着时间还早,又跑去了洛邑古城。这地方真的是纯商业化的新建旅游城,里面有一间古币馆还算有趣,能从中一窥历朝历代的经济状况,有些铜币真的是劣质到令人发指。

路过洛河,本来还想着在洛河边找找有没有洛神的造像,但此时的洛水已经变成了浅滩,少了意境,也没了心情。

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,偶然看见旁边的公园有一大片花溢出墙外。这才想起来应该去公园看看花的,或许牡丹已经不剩多少,但总还是有别的。只不过已经傍晚了,公园也要关门,有点遗憾。

这算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门旅游,能见一次卢舍那佛也算不虚此行。若是有机会,还想再去山西看看。我虽不僧不道,但也好奇这片土地上还有多少类似的不世杰作。